與其總是按自己的劇本演出,不如順著人生的波浪前行,遇上的都是美事 ...
我倆遇上華記,也算是這一種吧。造訪這毫不起眼的小街,完全只是因為到處繞、想在附近找個停車的地方;莫說特意搵食,連稍作蹓躂的念頭也沒有。瞥見這位於巷弄頭、只有方寸的店面,要在巷子拉個蓬,就地放幾張摺枱兼作後欄的「士多」,如斯簡陋竟來客不絕,馬上挑起我倆的好奇心,於是擇日重來。
![]() |
上簾蓬、下渠蓋、左後欄、右摺枱,這就成了人氣小店的風景。 |
![]() |
台灣的夜市,獨沽一味或幾味的不在少數,但在講求百貨中百客的香港,只賣三樣而其門如市的,實在少見 |
選擇雖不多,但今天我倆只能吃一碟飯的量,點餐前還是有一些折騰。滷肉飯是同伴的心水之一,而她實在 not a big fan of 蛋包飯!然而三種餐之中,蛋包飯就佔了兩個席位,而且看見其他食客一副找到小確幸的樣子,所以就點個最 "豪" 的芝士蛋包飯來試看看。
![]() |
芝士咖喱蛋包飯套餐,附推薦的檸汁特飲,賣相平實 |
套餐不用等太久就送到了,我不禁端詳了一下 - 嚴格來說,這像是「蛋蓋飯」多些,因為不是以蛋皮上下包覆米飯,而是一層蛋把整個碟面都覆蓋了 (蛋皮比較薄,內裡飯粒和肉料的線條都顯露了出來),上面再澆上一層稍稀的咖喱汁。看重賣相「正宗」的,或許到此就會DQ了這碟飯;還是一窺其內涵,才下判斷吧。
![]() |
有「色」的底層,卻不是咖喱飯 |
![]() |
沒有秘密的一家小店,主要用料都是有位就放 |
吃飽了、肚皮滿足了,輪到滿足一下好奇心。別過頭,問就在旁邊「洗大餅」的員工,這兒沒有士多辦館的東西賣,怎會叫作「士多」?原來她不諳廣東話,而用普通話答道:「不清楚哩 ... 聽說這店已有三十多年歷史了。」明白了,這店的存在,也許遠早於這位員工在此工作的日子。是為了生存而轉型?適應街坊幻變的需求?畢竟,賣糧油雜貨的很易被代替,但提供小確幸的卻能屹立不倒。
... 正所謂「芝士,知史」。
臨離開前,還發現了這通告 ...
![]() |
天時暑熱,吃的受罪、做的更受罪,所以有個悠長暑假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