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9月3日星期二

嘩!一聲

「快樂順景」,不是新年揮春句語,也不是佳節的善頌善禱:那是一家位於CB蘭芳道的茶記店名。就因為沒有「茶餐廳」、「冰室」等形容,鄙人一直就走漏了她,直到這一天,另一個未曾計劃的「奇遇」來臨。

傳統旺區的小巴總站旁,從來都食肆林立。南與北、一個還沒有來到的年份,是蘭芳道飲食歷史的一個個小段落。在附近一帶想找個至少像樣的茶餐,終於看到了她。應該說,她從來都在眼前,只是到這刻才進入意識!

這是兩個「傳奇延續」的其中之一。話說皇后大道東,有兩家相鄰的老店、小店,一家是麵包店,一家是餐室。隨時代的更迭,兩店先後結業了,倒是前者走得比較「轟烈」,連大台都來懷緬一番。後來麵包店在一街之隔「重生」了,又吸引了不少注意力;原來本是鄰居的兩個名字,在這裡竟合體了!那是餅店的第二個搞作。鄙人實在見識少,相信您早就知道了!

Fig 1. 這個角度看去,右半邊大大的懷舊字體店名,左半邊像是通往昔日茶記風景的時光隧道

Fig 2. 從上到下,香蕉蛋糕、蛋糕仔、合桃蛋糕、瑞士卷,懷舊的感覺返晒嚟!

Fig 3. 「快樂」麵包,在CB再現!價錢以此區而言已算十分「貼地」

Fig 4. 「邪惡」的奶油包、忌廉筒,當然是復刻重點,您有冇掛住佢哋?

最初吸引我這個「餓底」目光的,是她的雞髀茶餐:有三個款式,瑞士汁的、炸完再加孜然粉的、還有加上芝士與黑松露的「輕奢」版本。雞髀是同伴的心頭好,所以一「發現」就被鎖定了。

Fig 5. 「快樂」這一邊,當然是以麵包為主,乜連雞髀都「入佢數」?

Fig 6. 「順景」出招!雙拼、三眼仔、四寶⋯Give me FIVE!!

Fig 6. 一杯奶茶一杯鴛鴦先到,您知道哪杯是哪杯嗎?

雞髀餐配薯條或沙律,十分常見。這裡有一個加兩蚊轉菠蘿油的選項,也不是沒有見過,甚至「免費升級」才剛在上水廣成經驗過。我的想像是牛油餐包般大小。直到上桌的一刻⋯

Fig 7. 仲唔「嘩」一聲!不是拍攝效果,菠蘿油的大小甚至追得上旁邊的雞髀

補兩蚊,換來的竟是原本售$16的「正常」菠蘿油!驚呼,代表著驚喜!不過興奮歸興奮,食嘢要「有序」,要食咗肉先!你想唔想瘦吖?

Fig 8. 雞髀上面有半溶的芝士,還有一小匙份量的黑松露醬⋯與旁邊噸位十足的跟餐菠蘿油,可謂分庭抗禮

先向兩位「主角」雞髀埋手,新鮮炸起毫無疑問是更香口,不過論雞肉juicy和「彈口」則有改善空間,可能是「乸」多咗之故。孜然是我們很喜歡的調味料,串燒、雞翼吃得不亦樂乎,加入雞髀未在他店見過,的確提醒了雞髀肉的惹味。至於芝士黑松露,則未能帶來充分衝擊,只是「嗱,我今日食咗黑松露呀」的層次而已。

之後,終於嚐菠蘿油了!同伴义起直接咬,未免有點messy,我拿起刀义,從一側開始切「縱切面」。第一,「菠蘿皮」沒有碎開,structure 保持在包面上;第二,麵包齊口切開,露出密集而平均的「筋」。如此,一次送入口,端莊而完美送入兩個口感,皮脆而包軟兼有「咬口」。誰說菠蘿油一定要「冰火」?涼了吃,個包一樣咁好食,就是製包的功力,而且牛油不會被熱包夾溶,到了咀裡還是結實的一塊,一口口咬爛佢,與包混合,這種味覺經歷,難以形容。

Fig 9. 五十二蚊一個下午茶餐,是不便宜,但質素 (特別是菠蘿油) 可以使一切都值得

店內冷氣略嫌不足,甚至有來客卻步;對於身子弱、唔吹得的鄙人,則可以接受。心靜自然涼,靜下心來細味,可以渾然忘我。金惟純先生分享說,吃麵可以「吃進去」,這頓茶餐帶來,有沒有他所說的幾分?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賣・大鵝

  這家發源在「西邊」的店,並沒有被包括在「食好西之旅」中,怎料她如今往東擴展了,結果在此商場遇上。 26年前,她在皇后大道西誕生;早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就是免費接待某位當時落難的知名藝人。某一天,「車胎人」來訪了,她也就打響了名堂。此間,她選在 (還是被邀請?) 這美食廣場的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