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初,一家牛肉麵店 (但最撾心的應是蛋餅),讓這車都進不了的小街,熱烘起來;一個紅色標貼,讓大夥兒頂著火紅的太陽,乖乖地排在不派籌的店前等開餐。再來一個風波,又讓這店關了,現在其「替身」正磨拳擦掌,等候上場。
Why Noodle,就在幾個舖位的距離,也靜靜開業了。旁邊熱烘時,她靜靜的;旁邊火紅時,她靜靜的;旁邊落幕時,她還是靜靜的。
一條小街,兩個世界。
小街口在今年,有一間川菜小館開業。我怎也料想不到,這竟成了 instant hit,一開始就其門若市。她佇立在小街裡眺望,只有興嘆的份兒。
Why?
而 "Why",也是她店名的一部分。
一年了,此間她慶祝週年。最直接的莫過於打折,還要快閃式的。這晚五折,明晚六折 ... 一直打到八八折。
![]() |
為了劃分區間,她煞有介事說,自己「不是」川菜。那,她是甚麼? |
![]() |
這些統統有折,但胃口有限,只有全部Pass |
半價,真是會令人失去理性。我倆點了明知吃不完的四道菜式;管他的,吃不完打包。很久未如此放肆!「今晚是熱菜先做,涼菜後上,這樣可以嗎?」有乜食乜,來吧!
先上的是水煮牛肉 ($158);一看傻眼,比住家湯碗大一倍的「釜」,今晚不兜著肚皮走不成了吧!
田雞向來是同伴的心頭好,但有提供的食肆不多,做得好的更少,所以在菜單上發現泡椒田雞 ($98),當然趁有半價嚐一嚐。這道菜成了這頓飯的亮點,碟頭不算大,但田雞有身又有腿,肉地有嚼勁、最重要是富鮮味,這是吃這食材以來從未有過!泡椒濕炒的辣,更是進一步提了鮮;切成小塊的萵荀也很是入味。這菜該很好下飯,不過為騰出胃口,今晚不沾飯了。
![]() |
泡椒田雞,交出了辣和鮮的絕配 |
自孜然寸骨這道菜 ($78) 面世以來,同伴一直嚷著要試,這回沒拖延的藉口了吧。沒想到交出的水平更叫我驚喜:乾、辣和香是預期了的,但肉質鬆化則是始料未及!幼條的香芹菜,同吃更添了陣清香。這菜非常匹配其「川菜居酒屋」的自身定位,就點杯酒,邊吃邊乾了吧!
![]() |
孜然寸骨,另一道吃得開懷的心機菜 |
我倆首次來光顧時,已試過涼菜拼盤 ($68)。以這個價位,可試其四道涼菜,本已是值得;此番半價,便點來回味。熱菜已吃過,之後才吃涼菜,整個感覺不同了,沒了那份「餓」,涼的食物有點冷卻了熱情,還是把它放回前頭好些!黃瓜、木耳、夫妻肺片 (牛肚和牛舌;這次我普通的普通話,鬧出了「舌頭」變「石頭」的笑話) 就不說了,反正吃過不少。反而滷牛肉值得一提,它沒有帶汁,本身是乾的,吃出滷得入味卻不過濃的五香,個人認為是不俗的處理。然而同伴喜歡放進夫妻肺片的汁裡沾著 (甚至泡著) 吃,由她吧!
![]() |
涼菜拼盤,上佳的入門,個人建議試試滷牛肉 |